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刘昶院长让我为第八届子牛杯社会调查征文大赛作品做一下简要点评,可能因为我从第一届子牛杯就开始做指导老师和评委,情况比较了解吧。在这八年时间里,我们看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心血和汗水,看到了你们坚实的脚步,也看到了你们的努力在推动着社会一点一滴地进步,感到非常的欣慰和自豪。在这里,也要感谢我们的校友白岩松,他对我们学院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给了我们的师弟师妹一个撬起地球的支点。子牛杯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岩松,离不开老院长曹璐教授的鼓励和亲切关怀。今天是12月30号,在寒冷又任性的2014年的最后日子里,我们召开这个颁奖典礼,相信会给你们、我们,给我们大家留下难忘的印象。
第八届子牛杯社会调查正文提交作品80篇,四个专业的161位同学参与。既有文字稿,也有音视频作品。综合来看,作品呈现这样的几个特点:
首先,选题广泛,涉及社会生活多个层面,凸显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比如,《难以抚平的奶粉之殇——六年后三聚氰胺奶粉所致结石宝宝家庭生存现状深度调查》《举村搬迁后的无奈——河南省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安置情况调查报告》《“口舌”之争 受伤的城市——玉林狗肉节及狗肉产业现状的深度调查报告》《服刑人员子女救助之殇》《“生命之岛”的尝试与无奈——济南市婴儿安全岛现状调查报告》《公平高考 “分”内之事——对现行高考加分政策合理性的探讨》《无言之殇——以满语为代表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语言现状调查报告》《有校无“学”的学校  无“学”可上的学生》,等等等等,显示出我们的准新闻人对社会热点、难点的关注,对社会变迁、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关切。作为指导老师,阅读这些作品,常常会有感动和惊喜,更有欣慰。
其次,这些调查报告来之不易,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来自同学们稚嫩的双手和辛勤的脚步,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我们看到,为了得到这些材料,我们的同学顶风冒雨奔走在城市、乡村的大街小巷;为了获得真实的情况,同学们蹲守在屠宰动物的摊点;为了说服对方接受采访,同学们绞尽脑汁,费尽思量;编制调查表时认真思考,力求全面,不遗漏关键问题;写作时字斟句酌,表现出理性、客观、平衡的专业特质;同学们也在这样的社会调查实践中磨练了意志,坚定了新闻理想,初步学会了与人沟通,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本领,尝试着成为一个合格新闻人。我们看到,在并不轻松的调查过程中,我们的同学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分工协作,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体现了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其三,较强的问题意识,是这次征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改革进入深水区,推进异常艰难,各种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同学们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三聚氰胺结石宝宝、投向了南水北调移民安置、投向了器官捐献、投向了大学生性教育、投向了商品代购、投向了家庭暴力、投向了广场舞大妈、投向了定居内地的香港青少年、投向了儿童福利院的志愿者群体、投向了北京市代驾司机。这些调查报告无一不是以问题作为牵引,探索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虽然同学们的头脑还略显稚嫩,思考可能还有待深入,理性认识尚未形成,有些结论尚显偏激和片面,但同学们走出校园,深入生活,关注民生,了解社情民意,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思考,积极触摸社会脉搏的律动,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这是你们摇摇晃晃的一小步,更是提高新闻专业素质,走向未来的一大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孩子们,你们让老师感到骄傲。未来的新闻人,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