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十一届”子牛杯”社会调查征文比赛
“新瓶装旧酒”还是“老树发新芽”
——丧文化的形成原因及影响的质化研究
作者:
2015级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俞慧珊201501213028
2015级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 郭宇鑫 201501213003
指导老师:丁迈
上交时间:2017年9月8日
目录
2016年的下半年,以“葛优瘫”表情包在网络上走红为先锋,一种以颓废、消极和自嘲的情绪与态度为特征的“丧文化”迅速在青年人中流行开来。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身处社会变革期的青年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物质困境和精神困境。而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人的一部分,在受到丧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丧文化的生产和传播。
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基于对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进行的焦点小组访问和个案访谈,探究了大学生们“丧”的状态和“丧”的原因,总结分析了大学生们“丧”的媒介表达行为及动机,尝试概括了“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原因,希望借此更深入地了解丧文化,同时也能为我们观照当下中国的社会心理和社会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丧,丧文化,形成原因,影响
2016年7月,一张“葛优瘫”的图片在网络上走红。所谓的“葛优瘫”是指演员葛优在1993年参演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第17、18集里面的剧照姿势。《我爱我家》讲述了葛优饰演的“二混子”季春生去贾家蹭吃蹭喝的故事,而“葛优瘫”则以一张葛优躺在沙发上极度颓废的图片呈现出眼神无光、满脸“生无可恋”的模样。网友们在此图片上自由发挥,用图片处理软件配上“不想加班”、“不想学习”等文字,表达自己消极颓废的心理。从此,“葛优瘫”就成了新一代的颓废代名词,火遍了网络。
以“葛优瘫”为先锋,一系列与要求积极向上的传统价值观大相径庭的流行语在网络上爆炸式地流行开来。从“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颓废到忧伤”到“感觉身体被掏空”、“其实并不是很想活”,这些带有绝望性质的语言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个性标签,并在其他的社会文化领域受到追捧。除了这些负面的语言,青年人们还热衷于使用佩佩蛙、留着泪的咸鱼、懒蛋蛋等带有消极色彩的图片和表情包来表达自己不想工作、不想学习的颓丧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丧”和“丧文化”的概念随即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用“丧”来描述自己,带有消极、沮丧、自黑、自嘲、幽默等多种性质的丧文化开始成为一种显性的文化潮流:“丧语录”式的毒鸡汤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许多商家甚至以“丧”作为营销手段来吸引年年轻人的追捧。在笔者的日常观察中,微信朋友圈中有越来越多的人称自己为“丧”,他们或是配上一张“我差不多已经是条咸鱼了”的咸鱼图片,或是截取一张《马男波杰克》的剧照,给人一种消极绝望的感觉。然而实际上,笔者在与他们面对面的交往中并未觉得他们是一个颓丧的人。那么,他们所说的“丧”真的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吗?近一年来所谓的“丧文化”又是如何流行开来并在年轻人当中得到广泛传播的?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现实呢?
2017年6月20日,UC大数据发布“丧”文化报告,该报告采用大数据抓取的方式对丧文化的表现形式、热衷于丧文化的群体、丧文化背后的原因等做了简单的总结。数据显示,80后成为丧文化中的主流群体,占比达到50.41%,90后居其次,占比达35.42%;丧文化中最流行的几个句子是“今天不开心也没关系,反正明天也不会好过”、“有时候你不努力一下,不知道什么叫绝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这种表露出消极厌世、得过且过的颓丧态度的语句,即所谓的“丧语录”;丧的行为表现有拖延症、熬夜、宅、叹气、自嘲等;而人们丧的原因则主要有单身、房价高、加班等。报告的最后,还得出了一个偏于正面的结论:创造出丧文化的年轻人并非真的消极厌世,只是以这样的方式作为对生活的反思和幽默,对困境的反抗。毫无疑问,这份大数据报告更新了丧文化现有的“是指一些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的活着,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地生存下去”1的定义,更加全面、细致地对丧文化进行了描述和呈现。然而不得不否认的是,这份大数据报告仅仅是基于用户在网络空间中的媒介表达行为对丧文化进行了分析,它没有也不可能关注到那些说自己“丧”的人真实的心理状态,并且也未对丧文化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作出更为系统、详细的解释。因此,笔者决定从身边入手,以大学生群体为例,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什么是“丧”和“丧文化”进行呈现,同时尝试概括出丧文化的形成和流行原因,并简要分析丧文化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丧文化的流行虽然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但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才刚刚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除了前段时间UC大数据发布的“丧”文化报告以及个别研究者对新媒体在丧文化的传播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一些分析外,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学者对丧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基于对大学生群体的访谈,尝试较为系统、全面地呈现丧文化的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影响等,希望加深对丧文化的了解,丰富丧文化的研究成果,为丧文化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同时,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兴起的缩影,研究丧文化的表现、形成原因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丰富青年亚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当然,丧文化的流行离不开以青年群体为主的网民,对丧文化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把握当代青年人的心理和社会需求。
“亚文化”的概念正式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并最早来源于芝加哥学派。“亚”是相对于“主”而言的次文化,是相对于“中心”而言的边缘文化,是相对于“主导”而言的非主导文化,也是相对于“独立”而言的从属文化。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亚文化是一种依赖文化通过风格和另类符号挑战主流文化,从而建立身份认同的附属性文化。它主要有三个特点:其一,亚文化具有“抵抗性”;其二,亚文化具有“风格化”特征;其三,亚文化具有“边缘性”。
青年亚文化则是青年群体基于共同兴趣和价值追求,创造性表达自我的文化实践。它是一种与社会主导文化既相异又互动的文化形态,是社会总体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更突显青年有意识地与占统治地位的主流社会保持区分的抵抗意识,更能体现青年的一些具体行为表现形式和文化政治诉求。
国外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主要分为芝加哥学派和伯明翰学派两大学派。芝加哥学派通过经验主义和民族志学的方法去接近青年亚文化群体,开创了对青少年罪犯等亚文化群体的越轨亚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在芝加哥学派越轨社会学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理论,对战后青年工人阶级亚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罗伯特.帕克(Robert Ezra Park)的“越轨青年”理论认为,城市边缘的青少年群体在高速进行的都市化运动中因自身的积弱扶困,无法跟上这一进程从而被抛出社会主体结构之外,导致传统规范和社群关系无法对他们实施规约和监督,从而形成边缘的亚文化。在罗伯特.帕克等芝加哥学派的大师们看来,亚文化群体是被社会主体人群驱逐在社会结构之外的,与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格格不入、给社会添加麻烦和困扰的边缘少数人群,这些问题人群为了对抗社会主导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反文化反社会的文化实践活动,如吸毒、滥交等。
与芝加哥学派青年亚文化的理论不同,伯明翰学派解释青年亚文化的意义时有更积极的价值判断,除了继承和发扬科恩以来“亚文化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理论之外,更将青年亚文化置入与社会其他文化的关系中考察其文化表征和意义。在此理论的观照下,“风格化的仪式抵抗”成为伯明翰学派解释青年亚文化的利器。在他们看来,工人阶级青年的亚文化不仅不是颓废和堕落的表现,相反,他们通过积极的方式消费文化产品和媒介文本,盗用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商品符号并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文化意义,用独特的方式对当前的社会进行批判,形成对统治权力话语的一种象征性的、仪式性的抵抗。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青年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突飞猛进的技术对青年日常生活的渗透和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青年亚文化依赖于媒介,离不开媒介这个传播载体;另一方面,媒介也在塑造、再现、建构、刺激和催生各种形态的青年亚文化。
国内对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有过较为系统研究的是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马中红与陈霖。在《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一书中,他们提出,当下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介对社会文化生态产生了全方位的渗透,它不仅为传统文化类型的“转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文化类型,而青年亚文化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景观。可以这样说,网络媒介为中国当代各种青年亚文化的外来接受、全面转向、本土生成、发展和迅速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式、无边界、多媒介的物理空间和相对平等、自由、开放的精神空间。如今,新媒介已经成了中国青年亚文化生长的良田和扩张的空间,成为新兴青年亚文化传播的利器和青年一代寻找志同道合、建构文化族群和部落的文化场阈。首先,借助网络媒介的快速成长和迅捷普及,青年亚文化实现了从相对封闭的“小众团体”向整体青年社会开放性的“普泛化”转向。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媒介,从开发之初就预设了兼容和平权的机制 ,这种使“网络世界人人平等”真正得以实现的机制模糊了现实社会中身份、性别、收入、学历带来的多重差异,激发了社会不同阶层青年群体参与文化创造的热情,从而亚文化从传统的另类、小团体模式中突围而出,成为青年群体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文化。其次,青年群体通过谙熟地使用新的媒介技术为自身赢得了更为阔大和自由的“书写”空间。网络媒介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青年亚文化提供了表达的自由通路,而自由表达则始终是青年亚文化得以生产和传播的基本前提,它可以使青年据此克服青春期的怯弱,羞涩、拘谨和不成熟忧虑,不忌惮成人家长般的监视和压抑,充分自由地去表达自我。最后,青年亚文化通过新媒介技术的多媒介,多兼容,多互动的诸种特性,突破了传统亚文化风格的表达惯例,获得了更自如的、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在新媒介中,那些新的技术呈现和表达方式,比如,媒介由语言文字符号、声音符号和影像符号向综合的数字符号转变,致使文化的表达突破了对单一媒介的依赖,实现了青年亚文化表征符号的“脱胎换骨”。掌握这些数字符号的青年人,不再拘泥于某一种表达方式,而是杂糅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等多媒介手段,轻松自如地参与到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中。
对于当前活跃于互联网新媒介空间的青年亚文化,马中红等人总结了几种主要的类型:抵抗型文化、虚无型文化、解困型文化、逃避型文化、分享型文化以及创造型文化。这里对前三种类型的青年亚文化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一是抵抗型文化。所谓抵抗,以传统的青年亚文化理论解释来看,就是与主导文化偏离、抵触、冲突、对抗乃至颠覆的文化实践活动,比如恶搞文化中对那些传统权威和规制挑战的充满政治意味的文化实践等。二是虚无型文化。无信仰、无追求、无主张、无价值的青年文化实践此起彼伏,“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标题帖被疯狂围观和转发,恶搞系列作品“杜甫很忙”让杜甫穿越时空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活在当下。三是解困型文化。在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同时,社会矛盾激化,贫富差距悬殊,阶层结构固化,向上流动受阻,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遭遇到越来越多的社会不公,尤其是中下层青年群体,面临着诸多无法摆脱的生存困境。因此,犹如菲尔.科恩(Phil Cohen)认为的那样,想象性解决青年群体困境的文化实践应运而生。近年“屌丝”标识的广泛传播便是辛苦奋斗在城市、前途渺茫无望的中底层青年以自嘲的态度、自虐的语言所展开的一场“阿Q”式的文化解围。
对于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中影响力最大的关键词“抵抗”,马中红等学者认为新媒介空间下的青年亚文化骨子里的“抵抗”精神依然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只不过抵抗的对象由原来的主导文化泛化成了精英文化、权威文化,传统文化,大众文化等,抵抗的形式进一步多元化,除了正面的对抗、冲突外,更多了对峙、偏离,甚至以阻隔、忽视等方式表达对主导文化的不满和背离,“抵抗”不再以引人注目的风格化的方式出现,而是杂糅了语言文字、图像、视频和符号,将抵抗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文化消费中,在狂欢中抵抗。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丧文化,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大学生群体的“丧”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其二,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人生阶段是如何引发群体性的丧并推动丧文化的流行的?针对以上两个研究问题,本文拟从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本文将重点阐述在丧文化的表达体系之下,大学生们自称的“丧”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以及引发他们丧的原因。
第二部分,本文将探讨大学生们通过什么样的媒介形式来表达丧以及这种媒介表达行为的动机。
第三部分,在理清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为什么丧以及为什么要通过媒介形式来表达丧的基础上,我们将通过大学生们对丧文化何以形成的看法,再结合文献资料大致概括出丧文化的形成原因。
第四部分,本文将从丧文化对大学生个体的影响以及大学生们对丧文化的态度出发,探讨它的流行是否会像《光明日报》的时评所说“侵蚀”青年人,还是说它的存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原因在于丧文化的形成及流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其中可能牵涉到的因素较多,例如社会心态的变化、媒介技术的发展、人人共有的情感基础等,以问卷测量为核心方法的定量研究只能进行笼统的测量,而质化研究更擅长于特殊性问题、过程性问题、意义类问题、情境性问题、解释性问题等。它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以期对事物的“质”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性理解。2这也符合本研究探索大学生们“丧”的本质的目标。
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访谈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访谈分为焦点小组访问和个案访谈。考虑到媒介接触行为的典型性和时间精力的限制,访谈对象从中国传媒大学的本科生中进行选取。
焦点小组访问,也称焦点团体访谈,它是“集体访谈”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一到两个研究者同时对一群人进行访谈,通过群体成员相互之间的互动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它有很多个别访谈所没有的优势,可以发挥一些比较独特的作用。其中比较突出的作用有:访谈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对研究问题进行集体性探讨;集体建构知识。3在研究的初步阶段,笔者不确定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丧文化的哪些方面,因此决定采用较为开放的焦点小组访问的方式对丧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从小组成员的谈话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为进一步聚焦研究重点提供参考。同时,小组访谈的参与者们在交谈中也能相互激励和刺激,共同将群体成员的认识往前推进,从而建构对于丧文化的新的知识。
(1)小组参与者选取及构成。
据研究者个人经历和观察来看,“丧”是一种较为个人化的体验,如果参与讨论的人员过多,可能会使得小组成员担心隐私泄露、有所顾忌而不愿意进行交流与分享。因此,我们认为进行一个规模为4人的迷你焦点小组访问较为合适,它更像是几个朋友之间的一次谈话,更有可能使受访者感到放松,进而自由地发表意见,提供观点。为提高谈话质量,我们在选择参与者时遵循了一下几个标准:一、参与者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中曾经表达或提到过和丧及丧文化有关的东西;二、参与者或是曾经被身边的同学或朋友评价为“丧”;三、参与者和焦点小组的主持人不认识;四、参与者在性别和年级分布上的比例必须为1:1。最终,我们在朋友和同学的帮助下筛选出了四位在校同学参与小组访问,他们的基本信息如下:
代码 | 年级 | 性别 | 学院 |
X同学 | 大一 | 女 | 新闻学院 |
C同学 | 大一 | 男 | 理学院 |
Z同学 | 大二 | 女 | 国际传媒与教育学院 |
L同学 | 大二 | 男 | 新闻学院 |
(2)焦点小组的进行
为使谈话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我们把焦点小组的地点选在了位于中国传媒大学地铁站附近的木屋咖啡店,并提前一天和老板打好招呼,保证了进行谈话时周围环境的安静。在访问过程中,研究者俞慧珊担任主持人,郭宇鑫担任研究助理进行笔录和录音工作,同时还邀请了2015级传播学专业的蓝星同学协助进行这一工作。在主持人的启发和引导下,焦点小组围绕丧文化展开讨论,这些主题包括:个人有关“丧”的经历和体验;通过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表达丧情绪的动机,对丧文化流行的看法等,小组访问大约持续一个半小时。
通过焦点小组的讨论我们发现,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人生阶段可能是引发群体性“丧”的原因。但由于焦点小组访问的时间有限,每位参与者只能大概地、粗略地对问题作出回答。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个体丧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当前的社会背景与人生阶段和个人以及群体的丧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我们决定在焦点小组访问的基础上,对曾经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中曾经表达或提到过和丧及丧文化有关的东西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深入访谈。需要说明的是,在个案访谈中,访谈对象的选择主要基于研究者的主观判断。研究者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交往、观察其在社交媒体上的表达或是向其身边同学了解,选择了三位研究者认为代表不同类型的丧的同学进行访谈,其中有两位与研究者认识。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研究者在访谈时丧失敏感性,错过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追问,但和熟人访谈也有可能使得其愿意吐露他们藏在内心深处、平常不愿意表达的想法,这对于牵涉到心理层面的丧文化研究是较为重要的。在结构上,本研究采用半开放性访谈收集资料,这种访谈方式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对访谈的结构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还能让受访者积极参与,获得“意外惊喜”。为了提高访谈质量,创造适度的局外氛围,同时增加思考的角度,每次访谈由研究者俞慧珊和郭宇鑫共同参加,一人主访,一人协助观察。三位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如下:
代码 | 年级 | 性别 | 学院 |
Z同学 | 大二 | 男 | 新闻学院 |
L同学 | 大二 | 女 | 新闻学院 |
W同学 | 大二 | 女 | 电视学院 |
对于此次焦点小组访谈和个案访谈收集到的资料,笔者首先对每位参与访谈的同学的谈话记录进行了开放式编码。在初步编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阅读谈话记录,对谈话内容的主题进一步地提炼和概括,对其进行了二次编码,并从中提取了典型且有意义的主题。最后以提取出的主题为中心,再一次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要想研究丧文化,首先必须得先了解“丧”。在现代汉语中,“丧”一般指跟死了人有关的事,同时也有丢掉,失去的意思。但在百度中搜索“丧”,出现的第一个链接却是丧文化的百科词条。可见,在当下的语境中, “丧”更多地表示了一种沮丧、颓丧,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丧葬、丧事。那么大学生们所说的“丧”是否就是一种沮丧、颓丧的状态?如果不是,所谓的“丧”又指什么呢?澎湃新闻记者曾撰文将“丧”定义为一种心态和生活方式,但据笔者的观察和个人体验来看,“丧”这个表达的背后包含了更为复杂的情绪、情感、态度以及思维状态等。因此,为了方便描述,下文将从丧的状态和丧的原因两个方面对丧是什么做出回答。
从谈话资料来看,虽然每位访谈对象在陷入丧的状态时的感受和体验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在描述中都提到了一些和彼此相似的感受。以下,笔者提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试图对丧的状态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描述。
(1)无力感
据大部分受访者的描述,当他们处于丧的状态时,总会觉得很多事情根本没有解决办法,好像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从而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这种无奈、无力的感觉有时会让他们感觉到绝望,有的人甚至无法缓和这种情绪和状态。
W同学(女):“丧是一种什么状态,在我心里就是,我个人界定啊,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没有用,就是你像这个,过去的时间,你怎么可能再把它找回来,就是你除了心情不好,除了烦,除了丧,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丧其实是一种很无奈的状态,无奈占多数吧,就是我没有办法解决,我甚至没有办法缓和这种情绪只能得过且过了。”
Z同学(男):“(访员:“但是你丧的话……是发现事情解决不了?”)对,是感到很无力,情绪就一下子进入无望。”
(2)虚无感
虚无感或者说迷失感是部分受访者对于“丧”的体验之一。当陷入到丧的状态中时,他们会对很多事情,比如读书、实习、社团活动等产生怀疑,觉得这些东西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Z同学(女):“一般是有比较迷失的状态吧,就比如你觉得自己就有点瞎忙,特别是忙完一阵子过后,就觉得我之前忙的好像都挺没有价值的,然后就会开始怀疑我之前做的,到底是不是有用的,还是在浪费时间,然后就还是挺丧的。”
Z同学(女):“看到这些事情…慢慢会从一种,其实我这样努力做很多事情,实习啊,读书啊,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
(3)思维反刍
思维反刍是受访者C同学(男)在访谈过程中提到的一个心理学上的术语,意指某个人过分沉溺于消极的思想中反过来又会强化自己的负面情绪。笔者经编码后发现,也有其他的受访者在处于“丧”的状态中时会有这样的思维过程,他们总是回忆起之前发生的不太如意的事情,很难不去想过去那些不愉快的经历。这种思维加深了他们的负面情绪,引起“烦躁”甚至是“羞耻感”。
L同学(女):“就是一般白天我有事做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丧,就是一到晚上然后你会想起一些,过往一些,反正就是一些不愉快的经历,然后还有自己的现状,然后就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瞎想,然后就会,这个时候就感觉特别丧。”
W同学(女):“如果我用两天的时间能达到和二十天一样的效果(指的是准备考试),但我总觉得不会,如果我早开始做,我早开始做的话,我一定能做的比现在更好,就这种思维一直困扰着我,所以我就觉得很烦。”
C同学(男):“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如果一个人陷入丧的话,他会非常有可能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他会不断地反刍,有可能他这一段的状态,他会自己进行观照,比如说一段时间都不太开心的话,他可能会说我需要做一点改变,然后他如果意识到他已经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可能会产生一种羞耻感,因为,有的人可能会看到,反正我自己会有这种感觉,会觉得每天都在努力,当我变得丧的时候,我会非常急切想要跳出这种状态,但是我是进入到之前的反刍当中,这种感觉所以会有一个恶性循环,非常想摆脱这个状态。”
(4)负面思维
据大部分受访者反映,他们在陷入到丧的状态中时往往从负面的角度考虑事情,比如觉得最近什么事情都不顺心,害怕自己无法顺利完成该做的事。
Z同学(男):“但一时偶尔想起来之后会觉得很绝望,你会觉得很绝望,好像很多事情做不完,但其实你后来一件一件,到最后肯定是能完成的。其实你当时,自己就,沉浸在那种想法中了。”
X同学(女):“就是我大概在合唱比赛完了之后那一阵,就是特别的丧,就觉得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如意,都不太顺心。””
C同学(男):“我觉得像我就很容易陷入这种状态,因为我个人比较,其实比较敏感,看一些东西就很容易从一些负面的层面去想,然后就会一直陷入这种思维模式之中。”
(5)无动力感
无动力感,是部分受访者在描述自己处于“丧”的状态中时会提到的感受。处于“丧”的状态时,他们往往对学习、生活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进而导致自己没有去做一些自己该做的事,或者说,像受访者Z同学(女)提到的所谓的“有意义的事”。
Z同学(女):“…这种状态会使你不想再去接着干下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这么一段空窗的时间,就让你莫名地丧起来,然后就想释放自己,想干什么然后就干什么…”
C同学(男): “(主持人:“是对生活那种无力感,对生活没有动力那种感觉?”)对,那种没有动力的感觉。不是一种短期的…”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觉得受访者所说的丧是持续一段时间的无动力的、消沉的、迷失的生活状态。在陷入到这种状态中时,他们倾向于从负面的角度看问题,觉得什么事情都不如意、不顺心,有人不断地对过去进行反刍,有人开始怀疑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进而没有动力读书、学习,甚至开始放纵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当这种状态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后,他们会觉得自己“丧得太久了”,急切地想要摆脱这个状态,“挣扎着想起来”。而当走出这个状态后,有人甚至会产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
C同学(男):“当我变得丧的时候,我会非常急切想要跳出这种状态,但是我是进入到之前的反刍当中,这种感觉所以会有一个恶性循环,非常想摆脱这个状态。”
X同学(女):“就一开始先是小丧,然后就是一些小的这些点连成一个大的之后就会是越来越严重,但是我就会觉得那种严重到极致之后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那种感觉。”
当然,也有受访者在感觉到自己很丧的时候并未出现上述情况中较为强烈的情感体验,其仅仅是因为明天有早课而难受,觉得不舒服,即近期在网络中流行的“小确丧”。“小确丧”是“小确幸”这个词的反转,意指那些微小而确实的颓丧,比如工作还行但也不够好,比如到了周末却又不得不面对下一个周一,总的来说就是那些持续发生不会消失、也不会带来重大后果的烦恼。正如受访者L同学在谈话中说到——
L同学(男):“我,我一般丧的话,都是比较近的事情,比如说突然发现明天要上早八,明天突然要跑1500米,然后我就会很难受啊对不对,我就会很不舒服啊。”
L同学(男):“我可能就是,刚刚我也说过,比如说明天我要上早八,我可能晚上啊,我一个小时我就,啊,丧嘛,我可能我就会难受一个小时,然后一个小时之后,我就好了,无所谓了。”
作为青年人群体的一部分,探讨引发大学生们感到丧的原因也许能为我们了解社会上其青年人为何而丧提供一定的参考。因此,下文将从受访者的访谈记录出发,总结他们丧的原因。
总的来看,大学生们在面临比只有学习的高中生活更为复杂的大学生活时,不仅要处理好在宿舍关系、学生社团、专业实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要努力学习,实现自己在专业知识、个人兴趣等方面的追求。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们还要逐渐思考自我价值,形成并巩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观察受访者在解释自己为什么丧时提到的原因,答案无外乎是在面对学习、实践、人际关系、追求自我价值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和室友的关系很糟糕、考试准备太仓促、没把实习的工作做好、拖延症、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在这些五花八门的答案中,我们选取了几个较为典型的个案,从心理层面总结了他们丧的三个主要原因。
(1)无法掌控生活的无力感
受访者Z同学(男)在谈到自己为什么丧时提起了自己在处理和室友的关系时遇到的问题。由于在作息规律、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他和室友经常产生矛盾、冲突。减少待在宿舍的时间、向室友在深夜发出的噪音做出妥协…他尝试了很多办法来缓和这个问题,试图“和大家维持一个起码是在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平和稳定的状态。”然而,情况似乎并没有发生好转。在面对深夜还聚着一大帮人的宿舍,他感到生气,“想骂又骂不出来”。这种愤怒的情绪后来慢慢转变成一种憋屈的状态,无法解决问题的无力感和挫败感随之而来,他感觉自己丧。
访员:“你刚开始生气的状态,你觉得就已经进入丧了吗?”
Z同学:“生气的时候还不能算是丧吧,因为生气的时候你还是想要去解决这件事,或者说当时你的情绪其实是很激动的。但是你丧的话……”
访员:“是发现事情解决不了?”
Z同学:“对,是感到很无力,情绪就一下子进入无望。”
访员:“然后那时候就进入丧的状态?”
Z同学:“对。”
与Z同学有着类似体验的W同学(女)也提到了这种无法解决问题、无力掌控生活的感觉。她二十天前就打算开始准备一门课程的考试,可由于种种因素拖到了离考试还有三天的时候才开始复习。她想要是早点开始复习的话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而且还不至于那么仓促。然而“过去的时间,你怎么可能再把它找回来”,除了心情不好,除了丧,她觉得没有任何解决办法。
W同学(女):“就是你没有办法掌控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些事情,然后当事情变得很乱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我真的努力过,但是我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的时候,就会陷入一种丧的状态。”
从上面的访谈记录我们可以发现,在人际关系、学习考试等方面遭遇问题并不是引起丧的直接原因。真正使受访者觉得丧的,是解决不了问题、掌控不了生活的无力感。
(2)现实与自我期待的落差
现实与自我期待有差距是引发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希望自己为征文比赛好好准备,希望自己能够再努力一些…受访者们在访谈中都提到了对自己的期待。然而,由于拖延症、懒惰或者一些其它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实际情况总是和他们最初的自我期待不太符合。当现实和自我期待产生落差之后,他们就可能陷入到对过去的反刍中,把事情越想越糟糕,从而陷入丧的状态。C同学(男)是中国传媒大学理工学部的一名学生,他觉得理工类学科在学校中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因此想学习一些跟理工没关系的、更有媒体特色的东西,可是自己却总是完成不了原先制定好的学习计划。当现实与自我期待不一致时,他就会陷入到对过去的反刍中。
C同学(男):“…学校里面非常多我觉得有建设性的东西,或者拓展性的东西,其实都跟理工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通常想要去达成某个东西呢,那就是说我应该去学一些什么,到最后发现我定的计划,我对我的预期是否没有达到。就会陷入到一种对过去的反刍当中,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最近有一个调整的办法就是,意识到这种反刍,然后走出来。就是我觉得丧为什么丧,就是因为我看到自己跟自己预期是有落差。”
此外,如果受访者不仅将现实中的自己与期待中的自己进行对比,同时还跟周围其他人进行比较,这种落差感会更为强烈,也更容易陷入到丧的状态中。
C同学(男):(接上段访谈记录)“同时跟别人有对比,这样的一种自卑再带到以往就是没有完成好自己的计划的情况下,激化反刍,所以丧。”
X同学(女):“就是,比如说你干这件事,你想干好,但是你发现别人不仅这个干得比你好,而且他其他也很强,就是长得又好看,学习又好,还有男朋友,就这种。所以自己就会丧。”
(3)对于价值和意义的茫然
对应前文描述丧的状态时提到的虚无感,同样是使受访者感到丧的原因。和其他许多大学生们普遍面临的困惑一样,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只是因为想要得到认可,“别人认为优秀”或者能带给她“家庭荣耀”而去做一些事情。他们觉得自己“很空虚”地在努力,不知道如何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茫然使他们容易对学习的意义、生活的意义产生怀疑,进而觉得没有动力,陷入了丧的状态。
X同学(女):“是不知道自己的动力源在哪里。因为就是我从小是一个比较自卑的人,然后比较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就是额,觉得,就是,要得到一些社会的认可啊,所以就会就是好像是在做一些别人认为优秀的事情,但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要什么,所以就是很空虚地看似很努力在上进,但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觉得就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L同学(女):“其实说实话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但是已经很明确地感觉不想追求那种大众意义上的成功但又不得不追求。就一种很矛盾的状态。所以就经常会在晚上的时候想到这些东西,然后就会迷茫,迷茫就会感觉自己的价值,自己该怎么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呢(笑)就会想很多然后就不由自主的丧起来。”
C同学(男):“个人比较丧的时候是想到以后我毕业要干什么的时候,因为理工我觉得在整个中传来说有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方,因为中传毕竟不是一个纯理工科的学校,然后平常学的一些东西,因为理工的东西往往比较难,学到,举例来说,高数这样的东西的时候就开始觉得我到底学这些有什么用。”
从观察看来,丧文化是在网络空间发酵形成的的文化活动、文化现象、文化产品、文化观念的集合,属于一种网络文化。彭兰指出,网络文化包含了五个基本方面:网络文化行为、网络文化产品、网络文化事件、网络文化现象、网络文化精神。4而丧文化的流行,主要体现在与丧有关的作品和内容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具体到个人,则是大众通过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丧”情绪。本文将大众在网络上表达“丧”情绪的行为,定义为丧的媒介表现。由于丧的媒介表现是丧文化流行的重要表现,且丧的媒介表现是较为个人化的行为,当涉及个人的态度(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时,更方便通过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等定性方法进行研究,所以在研究大学生群体中丧文化的流行与影响时,从个体的角度讨论丧的媒介表现,是很有必要的。关于丧的媒介表现,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丧的媒介表达形式、媒介表达行为的动机。
从深访的结果看来,大学生群体丧的媒介表达行为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较为直接地就某件事情表达自己的消极态度,如在微信朋友圈、微博或QQ空间发长文;第二种是在朋友圈、微博、空间发一些与丧有关的表情包,有些带有文字,如《马男波杰克》的台词的截图,有些没有文字,比如“葛优瘫”、咸鱼躺等表情;第三种是在朋友圈、微博或空间分享一些符合当下“丧”的心情的歌曲或剧照,表达方式比较隐晦。总的来说,大学生群体表达丧的媒介平台相对固定,主要是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表达方式有隐晦的,也有直白的,表达形式上则借助了文字、音乐、图片、表情包等材料,比较多样。
Z同学(男):“发一条长长的‘我今天……’,然后最后说’就这样吧,最近要关朋友圈了,那些联系不到我的人什么什么的’。”
L同学(女):“朋友圈我会非常非常抑制地去发,我可能有时候会通过歌去那个,表达自己这种状态,在朋友圈里……所以我会发朋友圈或者发微博,然后发朋友圈主要是通过歌来表现,微博的话,然后朋友圈里的话不发就不发,微博的话一般就是可以发那种(
直接具体的消极态度和具体事件)。”
W同学(女):“(主持人:那当你感觉丧的时候,你会通过什么途径宣泄或者表达吗?)发朋友圈,发说说,就没有别的什么了……我经常发表情包,我之前还截了郭芙蓉的表情包,就是什么‘长得丑才复习,我这么美我才不复习’就是这种比较搞笑的表情包。”
Z同学(男):“比如很不爽的时候发一个表情啊,发一首歌啊,发一个剧的截图,这样。那也有可能,那种的话就相当于,就我发这种比较隐性一点的内容出来的话……”
该部分主要是从受访者个人经历和体验的角度出发,探讨个人通过一些媒介行为来表达“丧”的动机,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青年群体表达自己“丧”情绪的原因。从深访与焦点小组的文本资料分析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通过各种媒介行为表达“丧”的动机主要有宣泄情绪、追求认同感和归属感、寻求关注和安慰、表现得特立独行、从众、记录和回顾自己心情的变化等。其中,宣泄情绪、追求认同感和归属感、表现得特立独行、从众是受访者提及次数较多的几个动机。
(1)宣泄情绪。
C同学(男):“就它其实也是一种宣泄的途径,就是最近事情可能很忙很多,然后不是什么事情都是顺心的,然后当他发出来之后,但是我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有一种相当于,通过丧文化在社交之中体现出来它有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效果。”
L同学(男):“你在发这些丧的东西,但我觉得他们有可能并不认为他们在表达一个丧的东西,他们有可能只是抱怨一句,或者怎么样发泄一下。”
L同学(女):“其实发微博和发朋友圈其实也是一种宣泄自己,宣泄这种丧的方式。”
X同学(女):“其实我觉得发朋友圈的人和你在朋友圈看到的人,他们其实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丧是什么,但是,就是,它可能只是一个短时间的一个,可能就是说是抱怨。”
X同学(女):“发朋友圈的人大多还是一种就是发泄和自我的一种表达。”
W同学(女):“比如大家说今天不好也没有关系,反正明天也不会更好,就像这种东西更多的属于一种自嘲吧,虽然很丧,但其实大家还是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的,并不是因为丧就彻底放弃自己了,其实整体上还是一个把负面的情绪用娱乐化的形式把它消解了。”
X同学(女):“把这个丧真正发到朋友圈或者社交上的话,应该是已经经历了就是那种就是自己很丧很丧那段过程之后,敢拿出来说实际上已经有种自嘲的意味了,也就..反正我自己比如说,我把这个东西拿出来是因为我自己想想想想了好久,然后想完之后那我也没办法,我就自嘲一下吧然后发朋友圈里。”
(2)追求认同感和归属感
Z同学(男):“ 其实你就还是一种自我麻痹,你觉得这样好像有更多人关注到你,好像,就忽然很多人陪你一起,你就没有那么孤单了。”
X同学(女):“会感觉到就是,啊,也有人跟我一样丧吧。”
C同学(男):“大家都喜欢把丧拿出来去讨论嘛。可能有一种寻求认同感的感觉。”
L同学(女):“就为什么要给自己身上贴这种丧的标签儿?我觉得大家可能就是,就是喜欢一个标签化的状态。就你如果把自己标签化了之后你就属于一个群体了。(访员:“认同?”)对,你就属于这个群体之后,你可能就在别人眼里看来,你可能就有一个特点。”
(3)从众
L同学(男): “我觉得吧,丧这个东西一定不是一开始就有,然后别人模仿,一定是有一些人做出来一些什么行为。”
X同学(女):“就是学习呀,就是看朋友圈里别人这么发,所以我也这么发”——从众。 Z同学(男):“有时候当你习惯了之后,它可能是一种下意识的。比如你忽然看到一段话……我觉得很打动我,我把它发出去了……”
C同学(男):“大家都会有丧的时候,当我丧的时候我会看到别人已经在朋友圈或者在什么设备上表达过他的情绪了,有这个先例了,那是不是我也可以这么去表达,表达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他可以在这个朋友圈里面发,在微博上面发,可以做些别的东西来表达丧,可以写东西,包括可以拍东西。”
(4)表现得特立独行
Z同学(女): “就好像我发一些很丧的东西,看起来感觉我很有思想,就表现出来而已,但其实那种东西的话,就像刚刚说的社交需求嘛。其实也是受一些文化影响。”
L同学(女):“对,就是可能会让你变得更多元。我觉得如果不是单纯为了给自己贴这个标签的话,可能会存在这个心理,就是想让大家那个,为自己身上多增添一些特色吧。”
Z同学(男):“有时候他们发出来并不是为了说明他们很丧,只是觉得可能有点酷,有点好玩,有点另类,他们这样发出来。”
要想分析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如何形成并流行,其中必然牵涉到社会背景的变化、媒介技术的发展、商业资本力量的操作等多种复杂的原因,要想非常系统、全面地呈现这些原因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认为,即使这些因素不够全面,它仍然有被讨论的必要。因为一种新兴文化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的是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心态的转变。探究丧文化的成因,能够为我们观照时代的发展变化、社会变革期遇到的问题以及人们的社会心理等提供参考。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受访者在访谈中针对丧文化何以形成提到的观点分类别呈现,再根据这些观点对丧文化的形成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
1、新兴媒体的发展——表达平台、传播手段
C同学(男):“因为有互联网之后,一切的传播速度都非常非常的快”
C同学(男):“我觉得它可能是由于我们每个人共有的情感基础再碰上我们现在这个非常发达的传播体系,怎么说像视频、像社交媒体的这些东西,让它扩大了我们这种情感分享的途径,然后形成这个东西。”
C同学(男):“我觉得可能是在那种高度发达,就是现在高度发达的这种,我不知道怎么定义这个东西,那种感觉,就是传播的媒介,可能是微博这种或者朋友圈这种或者是那种短视频的东西,而这样的语境下面,人们对于短暂的消极情绪的表达或者是一段时间生活状态的表述,然后这些东西集合起来成为一种丧文化。”
Z同学(女):“我记得我以前也有看过接触过(丧文化),只是它不会被我们一些大众认为权威的媒体来传播而已。然后因为现在不是互联网特别发达吗,一些小媒体也开始有说话的权利,像自媒体的发展,然后让话语权大了之后,肯定会更加多元化,因为他们本来,发声的声音越来越大嘛,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觉。”
W同学(女):“主要是现在的人们敢说,以前的网络也没有这么发达,在网络上沟通交流可能找到了某种共鸣吧,所以就爆发了,综合性的。”
L同学(女):“随着这些社交媒体的出现……因为可能以前在社交媒体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你不会看到这么多很绝望、很黑暗的现象,但是现在,比如说北大性侵,如果没有微博的话,咱们可能都很难知道,所有这些事情让人曝光的时候肯定会觉得,哦,原来政府宣传的东西好像、提倡正能量这些并不是完全的一个真实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和这两个方面都有关系。”
2、媒体传播内容的引导——影视作品影响、商业媒体操控
Z同学(女):“其实很多一些艺术作品都是从一种负面的角度去看生活的。我没有看过一个就被称赞,拿奖的作品是从一个正面的角度去写的,我觉得这种东西也会助长丧文化的发展,我觉得这种常态。”
W同学(女):“(接触丧文化)应该就是《马男波杰克》火的那阵儿吧一直到最近我自己做报纸然后一直在关注……”
L同学(女):“因为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这样一个东西啊,我觉得就是享受是每个人的本性,所以他就是符合每个人心里的那个东西。然后再加上一些营销的手段,只有每个微博大V,三个微博大V只要转了这个消息,可能就是几亿人就已经知道了这个。”
L同学(女):“我觉得他流行可能还是有某一个东西去操作了这个东西,比如说像微博一样把他推上了热搜榜,肯定是有一个操作的行为。比如说某一个厉害的的大v啊看到了这个东西,然后发现好像很符合大家的状态,然后把它搬运到了微博里,然后其他人什么又通过漫画表情包表现就病毒式传播了。”
1、符合现代人的心态——共鸣、契合
X同学(女):“这个丧他是有共同性在里面的,他代表的是一种普适的价值观,就是他不是一种很异类的那种异军突起然后才就是风靡的,而是说它就是出现之后被大家普遍接受了,所以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C同学(男):“我觉得它可能是由于我们每个人共有的情感基础再碰上我们现在这个非常发达的传播体系,怎么说像视频、像社交媒体的这些东西,让它扩大了我们这种情感分享的途径,然后形成这个东西。”
Z同学(男):“对啊,就从小到大,一直都有这种没办法去定义它的这种感觉。而且大家丧的时候,一般都只会和自己身边的人倾诉嘛,大家都不会说出来,所以我觉得这种心理状态就是大家之间……就很多人之间的一种默契嘛,可能是到这个词去年出来的时候,你才发现,它特别形象,很准确描述了当下的那种生活学习工作的那种状态吧。只是大家突然找到一个词放在那里,这个词大家瞬间建立起了一种新时代的共鸣感。”
Z同学(男):“包括大家后来对毒鸡汤产生共鸣,好像是因为大家觉得这才是反映了现实。因为现实中好像确实是负面占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
Z同学(男):“扣住了我们内心那种这种自由的思考方式,然后不用受到各种条约,这种这样规制的束缚。”
Z同学(男):“因为以前好内心很多焦躁不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怎么表达,但在那之后好像发生了很多事情,我只要一个丧字,就可以言简意赅的把它们堆在那里,我就不用去管。”
L同学(女):“肯定是符合心理才会有大规模的传播。”
2、社会学习与从众心理——模仿、学习
L同学(男):“丧这个东西一定不是一开始就有,然后别人模仿,一定是有一些人做出来一些什么行为,别人说‘哦你这种行为是叫做丧’。”
C同学(男):“大家都会有丧的时候,当我丧的时候我会看到别人已经在朋友圈或者在什么设备上表达过他的情绪了,有这个先例了,那是不是我也可以这么去表达,表达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他可以在这个朋友圈里面发,在微博上面发,可以做些别的东西来表达丧,可以写东西,包括可以拍东西。”
L同学(女):“最近这个词太流行了,然后当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她就很容易想到了这个词,就像网络用语一样,知道这个词之后不知不觉就在生活里用了。”
X同学(女):“是社会把这个丧的东西给放大了,然后给它了一个定义,比如说是丧文化,那实际上它是一种,我觉得是传播的一种效果,就是,人都有从众心,然后就觉得就是好像是会受到某一些影响的那种感觉,就是其实可能我不是丧,然后因为我有了这样一种印象我觉得那我可能是丧,那我觉得本来就是丧的人因为有了这个平台他就,就是,像是助长了他丧的这种感觉。”
3、人生阶段的变化——面临更复杂的问题、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W同学(女):“高中的时候没现在这么严重吧……因为高中的时候就一个目标就是高考,你所做的东西无非就是在纸上写写画画,但到了大学你有的事情,不同的事情要在不同的地方做,有的是认真的写作业,有的是看资料,就各种各样不同的事情弄得我很没有就不是说你坐下来,拿着笔就能完成的事情,就越积累越多,然后有的时候我甚至都数不清楚我到底有哪些事情,就会产生一种事情越多我越不想干的感觉,而且可能就是种类多到我都不愿意把他理出来。所以就觉得挺烦的。然后高中的时候,只要坐下来拿这笔心情就会好一点,毕竟你是在一点一点的做嘛,但现在到了大学,你坐下来还是会发现很多事情会让你出去做,让你拍片子,让你干这个干那个,就觉得心理压力很大。”
W同学(女):“首先因为大学生,可能大一大二还好,大三大四你就得面临考虑未来的问题吧,就是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可能是造成丧的一个原因吧。就是你没有办法掌控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些事情,然后当事情变得很乱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我真的努力过,但是我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的时候,就会陷入一种丧的状态。因为不确定的事情太多了,就是各种各样的状况,包括学业上的,是吧,课业上也有一方面,你实习啊,投入到实践中又会有一方面,甚至恋爱也会有一方面,甚至是家庭,比如说很多,我有很多高中同学,他们一出来上大学他们爸妈就离婚了,就这种状态。就是各方面都还没有稳定下来,就是处在一种很大的,非常大的变动中,可能你大一的时候在学校里很优秀吧,大二你就突然变得没那么光彩夺目了,或者你犯了什么错误突然就不太好了,就是会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自己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是处在这样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之下、不稳定的状态之下,如果发生什么状况的话,可能就会觉得很烦,然后处在比较丧的一种状态。”
Z同学(男):“因为当时初高中…而且当时你的问题就主要来自学业嘛,不像现在环境这么复杂,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可以导致你丧。”
Z同学(男):“像初高中那种比较亲近、信得过的关系,都是那种长期在一起,共同在一个,同窗生活建立起来的。像现在大学生活,其实大家三天两头也不怎么见得到面,可能大家,可能我跟你见过一两次面,说过一两次话,我对你有好感,但好感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很脆弱的。就你还是要通过其他很多的经历去满满培养这种。有时候大家都在忙于自己的兴趣、事业、学习,都没有什么精力去好好经营一段,耐心去经营一段人际关系,这也是导致现在很多觉得自己慢慢被隔离了。”
L同学(女):“上大学之前也会有,但是不会像现在这么,好像是提到这个词以后,我发现这个好像是已经是社会上群体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了,然后之前,我想想大学之前,大学之前我没有在纠结这些追求,就是这方面自己个人价值、进步这方面的东西,就是好像大学之前,因为大家都在学习,所以就没有觉得自己特别地不努力,而且我在我们学习成绩算还可以,所以我不会有那种感觉…”
W同学(女):“因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还是很不稳定啊,要对象没对象,要工资没工资,要房子没房子,要什么没什么,是吧,要啥没啥。就是人处在一种,那你除非你就四平八稳,你就躺进央视铁饭碗了,你有房有车,北京户口,那我就觉得没那么丧吧,反正你只要上去就好啦。你这个就是人压力一大,肯定就很烦啊。我觉得还是因为生活不稳定吧,并且很多。要做的事情太多,要决定的事情也很多。”
1.社会背景——社会发展的变革期、反思
Z同学(女):“跟整个社会有关系吧。为什么90后比较多,像我们爸妈那个年代,你连饭都没吃饱,你想什么丧啊,那肯定是我们基本生活条件已经满足的情况下,才有会衍生出不同的文化,那个文化肯定是适应当代的背景的。就因为..嗯..他之所以出现,肯定是因为有受众的需求他才会出现。”
L同学(男):“我觉得就是可能那个,因为那个,那个时间段,大家是可以接受那样的正能量,因为那个时候社会也在发展,大家不会想太多那些丧就是那种。但是到现在为止,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度了,大家就会开始,就会反思,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就是在经过那么多年的正能量以后会有一些别的你一些想法会衍生出来,我觉得是一种正常的。”
X同学(女):“就是像《1984》那种反乌托邦那种,就是一开始大家,他们都是像那种乔治奥威尔他都是支持那种共产主义的,但是后来他发现了里面的一些问题,所以可能师哥当时说的那种丧,就是也是,就是社会进步到一种程度就会对过去的现象就行反思。”
2.社会背景——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
X同学(女):“我觉得是社会背景造成的,因为社会背景就是像,比如说现在生活节奏很快,然后竞争压力很大,他需要更加优秀,或者说更加有实力或者是说那种就是,功利的那种想法,然后,但是人呢他的能力有时候就是到不了那种,就是,特别好,因为比如说什么很多人都喜欢什么比上下,因为就觉得要有一种绝对优势在,我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啊还是什么的,所以他就会有很多的,因为就有这个社会环境,很多的期待,但他就达不到这种期待,达不到他的这种人生态度,额,所以他就会觉得自己好像就是生活中处处都是荆棘都是刺,都是困阻,所以就会觉得很丧。”
X同学(女):“我觉得是跟社会大背景有关吧。可能就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是对于年轻人这一代来说就是,他们现在的能力还不足以达到就是那么快,有那样成效的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有人可能觉得我得过且过,因为我现在的生活就是,即使我不努力奋斗,我靠着某些什么什么手段也可以继续活下去,所以我觉得不用那么的什么。或者也有一些人就是额,我因为要努力,但是我现在还不够那么好,但是我上进上进多了我也很累,我就也会这种方式。”
C同学(男):“加上现在的人好像比以前压力更大了”
L同学(女):“它之所以流行我觉得是因为现在整个社会都有问题,就是现在可能因为现在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种这个阶层流动很难。”
3.社会背景(精神)——传统价值观的消解
L同学(男):“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发展,就是发展过程中必然会衍生出来的一中东西。就是整个就是大家都在很积极向上,然后社会也在积极发展,就是必然,就是需要有一些东西来调节自己的生活。就是你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副积极向上的样子,总有一些东西要调节你的生活,调节你的精神状态,你才能更好的,就是生活,更好地发展,所以我觉得这种东西就是这样的。”
C同学(男):“我觉得有可能是一种取乐的方式或者说娱乐的方式不太一样。有可能是之前我们看一些剧的时候,比如说八十年代的剧或者十年以前的戏,像马男波杰克这种东西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们会更喜欢去,怎么说,积极向上的东西,或者正面的东西。但是一天到晚都正能量大家也很累的,不可能一天到晚都想着说核心主义价值观,太累了。有时候你就是需要这些东西来调剂,有人喜欢吃甜的就有人喜欢吃辣的,可能就是作为一种调节方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没有人说会真的说看一个剧然后陷入到消极的生活状态了,它可能也是一种不同形式的娱乐文化。”
W同学(女):“典型案例的成功是不能被复制的,并且大多数人在现在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明白,我不是能成为那么凤毛麟角,那么leader的角色,我可能,我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人,我可能就是要平凡地过一辈子,大多数人。大家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就会对盲目的推崇成功案例感到一种反感……你与其说这种话,你不如就是把现实摆在面前,我告诉你现在就是很不好,你要是不努力,你以后就是过得很不好,就不如面对现实,我觉得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嗯对,这应该也是,就是所谓的那种以前价值观被消解掉的那种状态吧。”
W同学(女):“就是那个时候人们的价值观还处于那种也不叫精英价值观叫什么,就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大家都把马云的例子拿出来翻来覆去地读,对吧,乔布斯传拿出来翻来覆去地读,但是我觉得还是我说的那句话,成功,成功是很难被复制的,但是失败是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的。就是那个时候人们可能还是,他们也相信这种成功学吧,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就是这种东西就是成功真的很难被复制,成功的路各有各的不一样,但不成功原因可能就那么几个。大家从一种美梦中清醒过来,明白了我可能是不会成为乔布斯那样的……但现在可能大家就慢慢的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平凡的一面,都是我,我可能这一辈子就是一个平凡的人。”
Z同学(男):“像心灵鸡汤最开始是想要让你振作起来、鼓励你风雨之后……但它到最后就可能变成一种把所有光线的部分都把你展示出来,把什么负面的都埋起来埋起来,但这样就变成一种精神毒药了。心灵鸡汤到最后就变成说给那些相信它的人听。”
4.社会背景(文化)——更为多元化的文化背景
X同学(女):“就是多元化的一种文化背景吧,就是可能其实之前也有,但就是国家管控的这种媒介管控的比较严,就这种话的话可能就不会让它传播出来。但是现在它可能就是更具有多元化,然后对于这种传播而言,它速度很快,其实它也不好管,所以就因为它不好管,所以它也不管了,然后也不能说不管吧,可能就是更加希望大家都能够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所以这种文化他才有了这种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5.社会背景(精神)——人们的心理健康受到关注
W同学(女):“和时代发展有关吧。大家其实就是越来越注重比如说丧啊,越来越注重人的那种心理状态,就是大家不再觉得只要你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人们就会觉得你有一个向上的精神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就是每年,其实因为抑郁症自杀的就大学生,好像是多少来着,我现在忘了,反正那数字特别吓人,就是慢慢的这个事情,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让人觉得这确实是个事儿了,虽然说丧不一定就是抑郁症吧,但他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嘛,所以人们越来越看重这个心理状态,他就会觉得是会,会慢慢的关注到这个,可能放到十年前,你说我今天很丧心情不好,人家就会说就是这不是闲的没事嘛闲得蛋疼,你有那么多事情你哪有时间心情不好,但现在人们会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忽视,所以就慢慢的会对他有一些…”
6.社会背景(精神)——人际关系的疏离、人情淡漠、社会信任感低
Z同学(男):“比较,我觉得比较纯粹的吧。现在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主流的趋向就是每个人都在分离。可能大家在群体都要扮演自己那个角色,但是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了,就很丧。”
L同学(女):“整个社会对于那个情感的态度都是比较漠视的一个状态,就比如说不扶老人啊,还有这样的一种,还有就是我不知道是因为电子产品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反正整个社会的那种就是相比于以前可能八九十年代那个社会的温度还是少了很多,就是现在每个人的个体化都好强,就是,所以就是,因为感觉自己是很个体化的,然后感觉在社会上并不能得到一些就是情感上的一种关注,然后就是,就觉得自己是很孤独的,所以这种感觉,然后再当你接触到社交媒体看到这些就是和你会有相似性的这些东西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这种相似性给你带来了一些陪伴感啊或者说是让你就是得到了一种认同。”
7.社会背景(精神)——急功近利、精神缺失
L同学(女):“反映了整个社会可能,整个社会青年可能会有的一种状态,这肯定是他流行的一个原因,因为它符合了社会的这样一种趋势。就是处于一种社会信任感很低,对,然后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文化的、精神上的一种缺失。是说可能以前当物质生活不丰富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可能也是就很单纯的,但是现在就是好像每个人对于成功的这样一种追求特别急切的,甚至有很多很功利的一些追求。所以好像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会像以前那么单纯。然后不单纯了以后就会导致这些信任感降低了,然后大家没有一个集体的信仰,虽然说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其实大家心里是不认可这些东西,特别是在青年这个群体里面,是不认可这个东西的,但是他们之间其实是需要一种,集体的一种感受,集体的一种文化的东西。但属于青年集体文化的东西我觉得好像并没有代表,所以当这个东西出现了以后,它可能满足了这个,这一部分青年的感受。”
对以上十二点进行整理概括后,笔者总结了丧文化形成的三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是媒介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丧文化的发展提供载体、平台,以及部分媒体传播内容对丧文化的发展进行引导。现代媒介如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匿名性、低门槛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网民们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交互性也使得这个平台能快速积蓄和发酵某种情绪;同时,媒介技术的更新也使这些观点、情绪广泛而快速地传播成为可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使这些观点或文化现象以更丰富的形式传播开来。此外,传统媒体权威的消解和自媒体的兴起,使观点更多元,青年亚文化更容易得到发展。媒介作用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其传播内容的引导作用。像《马男波杰克》等一些影响力较大的艺术作品,都宣扬了一种消极、负面的情绪,而另外一些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账户如受访者在访谈中提到的微博大V等,以牟利为目的,操纵、推动丧文化的传播。由于媒介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受众对现实的认知,从而广泛地形成比较负面的情绪氛围。
第二个原因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一方面是人的社会学习和从众心理,一方面是丧文化正好契合现代人的状态、与现代人产生共鸣。事实上,生活从来不是只有积极的一面,人们必然会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沮丧、挫败、颓废等消极的情绪,但以往主流价值观倡导的正能量使得大众一直压抑着这些负面情绪不敢表达出来,而丧文化的出现则使得人们心里的负面情绪有了表达的出口,这正是丧文化得以广泛传播的基础。除了契合社会心态之外,丧文化得以在一些人群中广泛地蔓延开来的另一原因则是社会学习和从众行为。在观察到他人使用某种媒介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丧情绪之后,人们就通过模仿习得了这种表达方式。出于从众心理,人们纷纷开始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丧文化的表象。而对于大学生群体,除了后文会谈到的宏观社会背景的变化的影响,这种丧文化的内核,也就是丧的情绪,则主要是由人生阶段的变化带来的。从中学时代到大学时代,大学生们面临的环境和问题更加复杂,生活变得更具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比如大学时期将要处理更复杂的人际关系、面临各种自主选择的焦虑、接触更多的社会现实问题等。这种复杂的环境和不确定性加剧了大学生群体的焦虑甚至是挫败情绪,构成了丧文化的情绪内核。
第三个原因是宏观层面上的社会背景的变化。首先是竞争压力变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通过努力奋斗来满足自己的期待变得更难,预期的落空或者困难的增多,加剧了人们的焦虑和挫败感,助长了丧文化。竞争压力和较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变得更加功利,人们都专注于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都在趋向分离、封闭,人情淡漠,人际关系疏离,社会信任感低。此时,人们孤立感变得强烈,难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认同。这种状态就使得人们群体性地产生比较负面消极的情绪,进一步助推了丧文化的形成。同时,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使人们的精神陷入一种空虚,努力追求的东西是社会现实所要求的却不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最终内心空空荡荡,得无所得。从另一方面看,在物质生活得到普遍满足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精神上的需求。代表正能量的传统价值观长期占据主流,这些正面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感受到的残酷现实是存在落差的,这种落差使人们感到疲惫,开始产生质疑,反思传统的价值观。而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也使人们更加自由地探讨和交流观点,对正能量的反感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下蔓延开来,特别是在代表质疑精神、批判精神的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地更为明显。传统的价值观被消解,代表负能量的丧文化便流行开来。
根据以上对访谈资料的分析,我们做出如下总结:
首先,丧文化的流行一方面体现为丧情绪在个人内在心理大肆蔓延,一方面又通过媒介表达行为外在地体现出来。丧并不完全等同于消极或者负面情绪,它涵盖了更为复杂的状态。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丧的状态包含了对现实的无力感、精神上的空虚、无动力感以及对负面事物的不断反刍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状态、情绪反应。但丧的状态并不意味着完全消极,它其实隐含着“生活还是要继续”,“期待自己能做得更好”的态度。从实质上来说,丧更像是一种消极放弃的假动作或者说是一种披着消极外衣的积极。
分析大学生陷入丧情绪的原因,抽象来说是由于人生阶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高中进入到大学阶段,他们突然要面临许多更复杂的问题,但自己的能力有时又不足以应付这些问题。学习、生活脱离自己的掌控带来了无力感,结果与预期产生的落差带来了挫败感,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性地陷入丧的状态。此外,许多大学生由于受到来自社会上的压力或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努力做着社会或父母期待他们做的事,找不到自己的真实追求,陷入了一种得非所愿、空空荡荡的虚无感之中,这也助长了丧情绪的滋生。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为了宣泄情绪、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或是渴望得到关注而在媒介上进行了与丧有关的表达。他们主要通过朋友圈、微博、空间等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有关丧的文字、表情包、歌曲、剧照,或直白或隐晦。还有另外两种群体,一种是为了表现得另类、特立独行,另一种则是盲目从众,而做出与丧有关的媒介表达行为。这就是丧文化内外两个组成成分。
从宏观角度来看丧文化的流行,主要有三大原因,一种是媒介的原因,即媒介的技术、功能的推动作用,以及媒介内容的引导,如一些宣扬负面情绪和黑暗现实的作品、社交媒体的幕后推手;第二个原因则与特定群体的特征有关,如大学生群体外部面临着人生阶段的变化、内部存在着从众跟风的心理,丧文化所宣扬的内容正好契合人们的这种状态;第三大原因则是整体社会背景的变化。物质条件的普遍满足使人们转向精神层面的需求,而经济高速发展下的精神文明缺失使得中国社会在精神文化层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人际淡漠、社会信任感降低、急功近利等。此时,一味地弘扬积极的传统价值观的方式太过简单化,并不能解决这些复杂的社会问题。传统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的不对称,使得人们开始反思和质疑传统价值观,出现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也构成了后现代主义趋势的一部分。此时,一系列解构积极的主流价值观的思想开始出现,其中一部分思想和观点就形成了所谓的丧文化。
客观来说,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丧文化并非洪水猛兽。受访的大学生都表示自己具有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在精神层面受朋友圈丧文化的影响较小,更多只是单纯地在媒介表达行为层面上进行学习或从众。从积极角度来看,丧文化的流行,使得大学生得以通过这种特殊的媒介表达方式宣泄和调节情绪。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为他们提供一些思考的维度,使其对现实有更清晰的认知,减少他们的困惑。但是,过度、极端地宣扬丧文化,也会招致大学生的反感,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走向极端。对于丧文化的影响,我们更多需要关照的,是价值观还在形成当中的青少年。他们可能一时难以读懂丧文化这种自嘲的表达形式,因而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当然,肯定丧文化的积极意义并不意味着对其趋之若鹜,大学生等其它青年人也应该始终对丧文化抱着审慎的态度。正如澎湃新闻记者在《“丧”文化,是年轻人对这个世界的温和反抗》一文中所说:“的确,房价很高、工作很累、工资很低,这一代年轻人真的很不容易。不过,并不存在一个开关,一摁下去,所有社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任何难题的克服都需要过程,如果我们不幸地要经历这个过程,除了一“丧”到底,也可以去承担它,并努力改变它。你可以成为祛除社会痼疾、推动社会改革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也可以政治冷漠、不求上进、死气沉沉,将社会问题视为一种理所当然、不可变更的存在,将此刻短暂的安逸和美好极大化为一种终极追求。而世界会不会变得更好,你会不会变得更好,就在于这一念之间。”
在后记中,我想说一些没有在报告中呈现出来的东西。敲定丧文化的选题后,我找到了一个曾经在朋友圈中以长篇评论的形式来批判丧文化的女生,想要跟她聊聊,获得一些启发。她说她也曾经很“丧”,也总是在朋友圈发一些消极颓废的东西。但事实上,那段时间正是她的精神遭受极大痛苦的阶段。因为发生了一些让人难以承受的事情,她背负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一度患上厌食症,而“丧”的表达,正是她发泄精神痛苦的某种出口。当她走出那段痛苦的日子之后,她思考的是:也许许多说“丧”的人真的在遭受巨大的精神折磨,而当大家把“丧”作为一种普遍性情绪来表达的时候,那些确实需要精神上的帮助的人是否更难认识到自己其实在心理上已经生病了。我绝不否定“丧”在人们面对巨大生活压力时作为发泄情绪的一种手段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我担心的是,“丧”可能会成为各种负面情绪的代名词,从而美化和掩盖了那些其实需要医疗辅助的诸如焦虑、抑郁等情绪。我不确定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可能,但毫无疑问的是,在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大的今天,我们都需要更多地观照自己的内心,从而观照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也是我们研究丧文化的重要原因。
回顾全文,由于小组成员的水平有限,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工作有很多缺陷,研究过程中也常常产生困惑。而到正式形成文字时,又气馁于自己的论述条理不清,概念模糊。不过,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收获了很多,不论是对于到底是先研究还是先理论的有关研究方法的问题,还是对于个人与群体为什么丧等关于研究对象本身的问题,都有了比以往更为深入的认识。在此也要感谢本次研究中的七位受访者以及其他未出现在研究报告中的其他同学愿意与我们分享他们的经历,我们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时代。(俞慧珊)
在本次的课题研究中,定义“丧”是我认为最棘手的问题。在组织焦点小组、深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们对于“丧”的理解存在分歧,且没有先前的研究对于“丧”作出定义。这使得我们在探究“丧”的影响等问题时,难以基于某种“丧”的定义,顺利推进下去。但我们也很快意识到,无论对于何种情绪,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主观理解。况且我们谈论的是某种文化现象,私人的情感体验或许不同,但文化现象往往具有某种相似行为特征和动机。而这些情绪体验和认知的差异,反过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丧文化是如何在大学生中产生影响的。另一方面的困难是结果分析,一是对于访谈资料的整理过于费时费力,二是对于亚文化的相关理论掌握不够扎实,很难精准地结合理论进行解释。显然,平时的阅读量很重要。最后,很感谢受访者的耐心和支持,使我们收集材料的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收集到的材料也比较完整有效。(郭宇鑫)
马中红、陈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陈向明:《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阿尔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周培树:《从语言模因论看网络热词“葛优躺”及背后的“丧文化”》,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年第2期
于风:《丧文化传播中新媒体的角色分析》,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7卷第23期
熊跃根:《成年子女对照顾老人的看法——焦点小组访问的定性资料分析》,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5期
文秋萍:《网络时代萌文化传播研究》,重庆工商大学,2016
10.化麦子:《都市青年的身份焦虑与网络亚文化的抵抗逻辑——关于网络“小清新”亚文化的研究》,暨南大学,2015
开场阶段
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和参与人员介绍本次焦点小组的主题、目的——自己对“丧”这个东西的感兴趣(个人很丧、发现好多人很丧、丧文化的流行)——(结合个人体验来探讨一下“丧”这个东西,比如你在什么时候会觉得“丧”,你怎么看待丧文化之类的问题)以及形式(形式主要是提问和自由讨论,每次我会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大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谈谈你们的想法。我只是一个抛出问题的人,主要还是希望在你们四个人当中形成讨论。类似《锵锵三人行》和《圆桌派》)——说明对讨论资料进行保密的原则(录音)
2.规则介绍:1)每次只允许一个人说话,别人在说话的时候尽量不要和旁边的人“开小会”;但如果你对他人的意见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自由发表你的意见2)希望大家自由发言,自由讨论,每个人的经历和看法都非常重要,没有“好坏”之分3)麻烦大家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我们需要在没有打扰的情况下进行讨论,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小组成员自我介绍
初步问题
提到“丧”这个词,你们会联想到什么呢?现在发给每个人一张白纸,你们可以把自己联想到的东西画出来或者写出来,内容没有任何限制,越多越好。请每个人解释一下自己写下来或者画下来的东西。
过渡问题
你们在什么时候会感觉到“丧”呢?能用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下吗?
对你们来说,“丧”和我们常说的消极、负面的情绪一样吗?它是一种情绪体验、一种生活态度还是什么别的东西呢?
当你们感到丧的时候会通过什么途径宣泄或表达呢?
通过这些方式表达或者宣泄了丧之后,你们是觉得更丧了呢还是觉得好一点了呢?
主要问题
你们的朋友圈里有人会发一些和“丧”有关的文字或者表情包吗?他们发这些东西会不会影响到你的情绪?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呢?
我这里收集了三句“丧语录”,你们读完之后是什么感受?(1.对今天解决不了的事情,也不要着急。因为明天也可能还是解决不了。2.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相信这句话。3.当你觉得自己又丑又穷,一无是处时,别绝望,因为至少你的判断还是对的)
现在以“丧语录”还有一些很丧的表情包为代表的所谓“丧文化”在年轻人当中好像特别流行,你们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4之前我们的社会都在提倡和宣扬正能量,但现在看来大家好像更愿意去喝像“丧语录”这样的毒鸡汤,你们觉得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种社会心态的转变呢?
5.《光明日报》曾经发表一篇题为《引导年轻人远离丧文化侵蚀》的文章,你们怎么看待这个标题中提到的丧文化对年轻人的侵蚀?
结束问题
我们差不多已经讨论了多长时间,那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相互交流和启发,我想大家对“丧”可能也有一个新的认识,所以想请大家总结一下你今天讨论的感受。
主持人总结
再次表示感谢
关注的焦点:
一、个人的丧的状态是什么样的?行为特征是什么样的?
二、群体丧的状态是什么样的?行为特征是什么样的?
三、当前的社会背景与人生阶段对个人的丧的状态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影响?
四、媒介上一些表达丧的艺术作品或者他人表达丧的媒介行为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五、特定社会背景与特定人生阶段是如何引发群体性的丧的?(由“三”和一些哲学思潮、群体动力等理论推出)
1、听说你前一段时间(近段时间)有点丧?能描述一下你这种状态吗?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丧吗?
2、你以前(比如说初高中)也会陷入这种状态吗?你认为也是丧吗?所以这种状态和以前的类似状态有什么区别吗?那为什么现在突然会用丧这个词形容你自己的状态?
3、陷入丧的状态,你会怎么排解?会发发朋友圈吗?会看(且分享)一些丧的剧?听(且分享)一些比较丧的音乐?如果会,为什么会这么做?如果不会,那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4、大学之前,你陷入到类似状态的时候也会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吗?有什么区别吗?
5、如果没有,那你现在为什么会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这里可以通过几步深入的追问,与社会背景、人生阶段、他人行为的影响联系上)
6、你能回忆起来大概是在什么时候接触到“丧”这个词的吗?在什么样的情境下?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呢?了解到哪些与“丧”相关的东西呢?
7、你觉得丧跟我们平常说的消极情绪一样吗?如果一样,为什么?如果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那你为什么觉得丧有那一层意味呢?
8、你看过毒鸡汤吗?看过马男吗?喜欢不喜欢?为什么?你怎么评价这些作品?觉得他们好吗?你觉得为什么现在类似马男的这种负能量的作品突然变得这么多这么流行?
9、马男或丧语录之类的作品对你有什么影响吗?只是共鸣?还是情绪会受影响?还是价值观会发生改变?会影响你对现实生活的一些认知吗?
10、你的朋友会在朋友圈发一些丧的内容吗?比如说?(让对方举个例子)你看完之后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想法?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行为?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要发?你觉得他们是丧的吗?你觉得他们的状态和你有什么区别?
11、你觉得他们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情绪得到宣泄了吗?还是让他们自己更丧了?(陷入一种死循环)还是有什么其他作用?
12、你觉得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丧的内容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这里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说经常喜欢用咸鱼表情包、经常发马男的图之类的,不要直接说发“丧的内容”)
主持人:焦点小组要探讨一下丧这个东西,首先我想分享就是为什么我们这次焦点小组做的是这个主题,或者说为什么我这次作业定的是这个选题,额主要是由于我个人的经历还有兴趣,还有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就觉得我自己很丧然后整个人都很低沉那种状态,我又发现好像我身边的人特别特别的丧,就去搜个朋友圈啊,也会,也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大家发一些表情包或文字什么的,所以就很好奇这个丧文化怎么现在那么多年轻人,好像受到追捧,那这是为什么,以及大家是真的丧吗?真的对生活感到很消极?很绝望吗?所以想请你们四位过来一起来做一个探讨。然后关于焦点小组这个形式呢简单来讲其实它就是一个座谈会,额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喜欢看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或者是《圆桌派》,其实我们这个小组做的话,就有点跟那个他们那个多人访谈的节目是类似的,就是多人坐在一起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过我们的形式可能跟那个还有点不一样,等一下我具体的规则会介绍一下。然后需要说明一下我们对这场会议会进行个录音,因为现场记不下那么多文字,但是的话,在研究报告结果的呈现中,你们的个人信息都会被省略,然后也是会进行保密,然后也希望大家对今天会议的内容也进行一个保密。然后第二个的话就是要大概介绍一下焦点小组的规则,形式的话大概就是我会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提出几个问题,提出问题之后的话,就由我左边开始,按从左到右这样的顺序进行回答,那每次发表意见的时候,只允许一个人说话,别人在说话的时候就尽量不要和旁人开小会,恩不过如果你对前面的人说的意见有什么看法的话,你可以自由发表你的意见,第二个想强调的是,这个焦点小组强调的是就是一个自由发表意见的过程,所以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非常重要,没有什么对错或好坏之分,那么就希望大家自由地交流、自由地讨论,然后就可以相互启发相互碰撞,然后形成一些新的观点。第三个的话,就是希望大家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然后我们需要对就是没有打扰的情况下,进行一个讨论,然后就感谢大家的配合,恩然后现在开一下录音啊,稍等。恩,好,然后,那个最好我们可以一起讨论,然后把手机,恩那个,(好),谢谢。首先我想请四位进行一个自我介绍,从左到右开始。
Z:恩,从左到右啊?
主持人:哈哈,好,那就师妹先来。
X:恩,大家好,我是16XX的XXX,然后我和这个师姐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主持人:哦对对对,我都忘了。
X:然后我……没什么了。
Z:我是XXX,15XX,然后我就每天都挺丧的,就来交流一下。
L:15XXXXX。
C:16XXXXX,我也每天都很丧。
主持人:嗯哼,那大家也都刚刚自我介绍的时候也都说了自己跟丧有关的这个经历,那现在呢就是每个人有一张白纸,然后现在问题就是提到丧这个词,你们会联想到什么?你可以把你想到的东西画出来,或者写出来,然后越多越好,内容没有限制。然后画完或写完之后来进行一个分享和解释。
Z:丧可以想到什么?
主持人:对。
主持人:可以画也可以写,内容没有任何限制,越多越好。
主持人:大家可以再写15秒。
主持人:大家应该都写差不多了。好那我们就按顺序从左到右一个一个分享你们为什么写这些词。恩,XX你先来。
L:我先来?就我会想到各种表情包啊,就是有那个青蛙表情包。
主持人:能让我一看一看吗?谢谢。
L:表情包,还有,就是很经典很丧的那种葛优躺之类的,然后也,怎么说呢,也可以是最近年轻人的一种自嘲吧,其实发各种丧啊然后我怎么样呀今天就是表现得,还有就是表现得就是生活就是很消极,没有动力之类的,其实有的人也是可以体现出一种自嘲,然后还有就是他三观也可能会改变,一些价值观可能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也会有一些改变。
主持人:你说,那,恩。那你说这个三观的改变指的是?
L:就是,嗯啊,就是,怎么说,就是你如果消极久了,然后没有动力久了,然后你的价值观那些东西,是会有改变,但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反正是会有改变。
主持人:你是说这个三观的改变是由这个丧引起的是吗?
L:对对对对,可能。
C: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如果一个人陷入丧的话,他会非常有可能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他会不断地反刍,有可能他这一段的状态,他会自己进行观照,比如说一段时间都不太开心的话,他可能会说我需要做一点改变,然后他如果意识到他已经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可能会产生一种羞耻感,因为,有的人可能会看到,反正我自己会有这种感觉,会觉得每天都在努力,当我变得丧的时候,我会非常急切想要跳出这种状态,但是我是进入到之前的反刍当中,这种感觉所以会有一个恶性循环,非常想摆脱这个状态。
主持人:那这种状态会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出现?他没有来由吗?
C:恩……我个人的话,然后就是,你想,我是比较没来由丧的那种,有可能是做什么事情,拖延太久了,然后觉得很没效率,就这样子。
主持人:恩,就会感觉特别的丧?
C:对
主持人:恩,好
X:恩,我一开始想的也是像葛优躺和咸鱼的那种表情包,然后因为是最开始是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一些师哥师姐,然后会经常发心态炸了,然后就是有的时候是因为玩游戏,比如说像王者荣耀啊,然后玩什么那些的,然后就是没有上分啊还是怎样,然后心态炸了,然后有的时候就是,比如像学习,也或者是在,在进行一些或许是学校一些社团工作的时候,然后就经常会发一些,恩,就是吐槽之类的东西。我觉得实际上它是,有一点那种,恩,感觉就是,就是即使我我对这个世界抱有一种看法,但是我又不得不去融入到这种世俗的这种一些价值观或者是一些,额,观念当中去,恩,可以说是,可以说是有一种情况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但是呢,又是,又是不太,不太想跟别人一样,所以可能是一种自卑的表现,然后还有就是,恩,我觉得,这个,丧跟那种loser是不太一样的,就是,这种丧,loser是感觉有,恩我就是怂我就是什么都不行,咋的,然后那个丧就是表面上说是那个,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但实际上内心是有点自恃和清高,就是虽然表面上说我不喜欢,但是我是内心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的,恩,总之来说就是,间接性踌躇满志,直接性混吃等死。
主持人:恩。
Z:就我认为丧更多是那种生活状态,因为真的认识一些朋友,一周七天,可以去刷个五天夜,就天天去夜场,那我觉得就挺丧的,然后丧的时候都会聚在一起,喝酒啊抽烟啊,然后他跟我说,什么啤酒可以,就啤酒是万能的,就当你喝完一天酒之后,你第二天就会不会那么丧了,就稍微会积极一点,,就通过这种状态去排解丧,就是像那种表情包那种,感觉更像是一种装饰吧,就我什么葛优躺啊,什么我很丧,那其实我并不丧,只是我外在表现的一种丧,就像它是种文化一样,刚刚说丧文化,但其实真的去表现这种东西的人,其实并不一定是丧的,而真正丧的人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因为我也有一些是,就基本上每天都抱着一种很消极的状态,不知道我想干什么,就无所事事,那种才是真的丧。
主持人:恩。你刚才提到说,有些朋友天天刷夜,恩,你觉得是种丧,为什么你觉得那就是一种丧呢?
Z:因为每天刷完夜就会很会影响第二天去生活。你每天都这样,一周刷个五天,就等于整周都废了,就基本上你一周都是处于一个玩乐的状态,就是,就应该就没法干正事了吧,除非你刷夜之后睡两个小时起来干活。
主持人:恩,刚刚大家也说到了就是有些人觉得丧它跟那个表情包相联系,然后有些人丧他觉得就是一种生活状态,那么刚刚远豪说到,他在某些比如说拖延症的时候会感到丧,那么我想问问,你们可以再想想,在什么时候你们会感觉到自己很丧的,能不能用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下。
主持人:谁先来?
Z:恩,就是,额,一般是有比较迷失的状态吧,就比如你觉得自己就有点瞎忙,特别是忙完一阵子过后,就觉得我之前忙的好像都挺没有价值的,然后就会开始怀疑我之前做的,到底是不是有用的,还是在浪费时间,然后就还是挺丧的。因为这种状态会使你不想再去接着干下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这么一段空窗的时间,就让你莫名地丧起来,然后就想释放自己,想干什么然后就干什么。然后就不会想,明天考试,那我就当天晚上再学习了,就完全释放,就不想强迫自己再去干那种事情。
主持人:恩。那这种丧是不是像你刚才说的就是有一种失控的感觉或者说我不想说按照原来的那种步子循规蹈矩?
Z:对,就不想控制自己,就不想因为这件事情我需要去做,我这样做会更会好,我会因为我想去做而做。就会彻底的放开,不去控制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对人是有点控制的嘛。
主持人:但是有时候我们也是会谈这个,恩,适度的休息,但是为什么你在那样的状态下它是一种丧?
Z:那不是,是过度的休息。
主持人:是过度的?
Z:是不是因为你工作过后,那段时间是完全没有工作,一直是一个放任自己、去干嘛就干嘛,那种态度。
主持人:这个状态大概会持续多久?
Z:我已经一个月了。
主持人:已经一个月了?
Z:哼哼,哼哼。
主持人:呵呵呵呵,在期末这个阶段是吗?
Z:恩,因为我论文都已经赶完了嘛,差不多,就一边赶论文一边丧,然后都赶完了,那就,就这样吧。
主持人:恩,XX。
X:我觉得有三个点,就是,自己和期望值有所不同,就是,恩,因为就是人嘛,总会有一点比如说,恩举一个例子,就是一开始的时候,比如说就是那个子牛杯,可能跟同学们的设想我想的是拿一等奖,举一个例子,,后来之后,然后因为那个时候比如说就是在寒假的时候定的,然后到开始上学的时候就觉得唉其实拿鼓励奖其实也挺好的,然后这样,然后等到真正开始就是要开始准备子牛杯这些东西的时候就想的是我就是挣这个学分就得了,就混过去就混过去,所以,就是感觉可能跟自己的期望值有所不同。然后就还有第二个,就是自己的期望值一直在变,然后等到这个事情结束之后就发现一开始定的那个目标和你最后实现的之间是有很大出入的,然后第二个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动力源在哪里。因为就是我从小是一个比较自卑的人,然后比较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就是额,觉得,就是,要得到一些社会的认可啊,所以就会就是好像是在做一些别人认为优秀的事情,但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要什么,所以就是很空虚地看似很努力在上进,但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觉得就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然后第三种就是,一种又焦急又懒惰的状态,就是拖延症,就是明明知道这件事情马上就临到关头了,但是懒得去做,然后就开始玩个成长小游戏吧,一玩两个小时过去了,然后又很焦急,完了我这什么都还没弄,然后我就……所以基本上就……
1注:该定义来自百度百科。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4彭兰:《网络文化发展的动力要素》,新闻与写作,2007(4)。